你做的景观设计,有关注鸟虫鱼这些使用者么?
01
今天我们在城市里很少看到蝴蝶了,因为城市没有给蝴蝶留下适宜的繁衍空间。蝴蝶通常在杂草枝杈中产卵繁殖,城市的绿化工人在修剪草坪时,也把蝴蝶产卵的地方剪掉了(草叶片之间的叠缝中)。我们脑海中的美,有时过分局限于人类的视觉感受和直觉需求。在人类社会之外,还有其他生命群体的存在,它们也在创造着美。图片中没有修剪的草坪不是人们忘了修剪,而是景观设计师有意留下来不剪的,目的是让蝴蝶等昆虫在此产卵繁殖,这是景观设计师为昆虫设计的栖息地。
02
图2展示出一条没有修剪的“野草带”,这条不修剪的草带正是设计师要刻画的原工业厂房拆迁的遗址边界。“草带”两侧的地形调整了50cm的高差。设计师巧妙地用地形调整和植被不同的修剪手法塑造了场地的历史。
03
图3展示出一条开满鲜花的植物带,它的养护主要靠自然雨水。植物带下方是一个约40cm的疏导雨水的明排沟。每次下雨,这里都是雨水汇集的地方。当然,这里土壤有植物生存非常适宜的湿度。您所看到的竞相争艳的花草是大自然的呵护。当然景观设计的手法是要考虑武侯条件的,需要因地制宜。
04
05
图4-5, 在欧美国家的公园和社区绿地中,经常可以看到堆放的朽木。这些朽木树根是给生活在城市绿地里的昆虫一个栖身之所。城市中的绿地与自然森林牧场之间的主要区别之一在于生物多样性。生物的丰富与平衡维护着生态系统,从而维护着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近一个世纪来,由于人口猛增,城市化进程加快,尤其是人们并没有很好的意识到“人应该以介入的姿态融入地球环境,与一切生命和谐共存”,而不是以“人定胜天,创造自然,改造自然,打造环境…”这一类无知自负的口号摧毁人类自己。
06
07
图6-7拍摄于比利时的世界文化遗产城市布鲁日,这座被称为北方威尼斯的古城散发着无限的自然气息。穿越城市的河道两侧经常看到篱笆保护的堤岸,哪里的野花野草在城市环境中祥和的生活,它们的生活环境不仅维护着城市的植物多样性,同时也创造了水生动物的理想栖息地。偶尔在某个河道区段用篱笆围合保护,几年后,在更换其他区段保护。通过这种手法,让植物和生物有足够的时间,自然地恢复其生境,逐渐改善城市河道的生态环境。在保护的过程中,也通过标牌等设计手段做景观科普教育,提高公众的生态保护意识。
08
图8 拍摄于法国北方城市亚棉,我们可以看到河岸边筑有一排木质挡板,这是为了减缓洪水季节,水流对河岸的冲击,防止河岸水土流失。细心的读者可以注意到:在木质防洪挡板中,有几个缺口。这些缺口不是破损,而是有意设计的。设计师给水生动物留出了自由出入的通道,防洪挡板与河岸的杂草之间成了保护水生动物的理想栖息地。每次洪水爆发时,河岸通常受到严重地冲击。除了导致水土流失之外,也导致水生动物的家园受到摧毁。因此,洪水过后,洪水对水生动物家园的破坏加剧了生态系统恢复的难度。这项设计充分的展示了设计师的生态学认知水平和极简朴素的设计手法,充分的展示了景观设计的真谛:理解生命,呵护生命,提高自然自我恢复和自我管理的能力。
09
图9,河岸处理展示出与图8相同的理念,即:设计了一个“兜子型”的双重河岸,该河岸迎接水流冲击的上端用抛石手法保护起来,下端敞开,水生动物可以自由出入。设计师在河岸设计的这个“兜子”是一个保护水生动物的栖息地。
10
11
图10拍摄于德国的杜塞尔多夫莱茵河畔,莱茵河右岸是城市中心,左岸有近1000米的自然河岸。图11 展示了莱茵河穿越杜塞尔多夫的河道走势,洪水到来时,水流首先冲击右岸。因此右岸是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区域,加之建筑群的地基保护,这里采用了河岸固化的处理手法,加强对洪水冲击的承受能力。相反,左岸留出大片自然绿地,来调节河水流量,减缓洪峰速度。当洪水冲击左岸后,因右岸的阻击,水流以漩涡形推向左岸,回流的洪水与后来的洪水相撞,消解水流速度。大量泥沙营养物质沉积在左岸,来年春天,河水退却的左岸水草风貌。设计师邀请牧民每周一带着他们的羊羔来这里吃草,这里的草成了羊羔的美餐,杜塞尔多夫市政府也节省了除草的费用。不仅如此,这里也成了杜塞尔多夫最靓丽的风景线。每次羊羔来吃草的时候,都吸引了大量的游客观光。
12
13
14
图12,13,14 展示的是法国北部《镶嵌公园》内的一座“露天昆虫博物馆”。设计师为当地的一种保护昆虫棘胫Scolyte 设计了该博物馆。这种昆虫生活在朽木之中,这个露天博物馆是以棘胫Scolyte的家为蓝本放大建造的。设计师用柳树编制了隧道,用竹篓营造了棘胫的居室,观众将以昆虫的方式进出该昆虫的家园,体会棘胫是如何生活的,尤其是让孩子们立体式的学习和感知我们周边的生命。在柳树编制的隧道拐角处,有时会有休息椅子,让参观者观察和欣赏与其一样的观众是如何欣赏这件作品的。该作品创造了一个容纳观众的多变空间,观众作为一个可变的元素成为这座昆虫博物馆的一部分。此外,这种设计打破了传统博物馆陈列标本的做法,而是向观众立体地展示昆虫的生活家园和真实的昆虫生活方式,透过竹笼缝隙,通过望远镜,你可以清晰的看到昆虫的生活,这种作品通过对自然界的艺术夸张,拓宽了景观设计的视野。摘自《法国景观设计思想与教育》P.89 图14
15
16
图15-16 拍摄于瑞士洛桑景观节,该作品让人联想很多…, 一块悬空的绿地,以微型的生态斑块方式,增加了城市绿化面积,提供了城市动植物更安全适宜的城市栖息地。一块与大地分割的绿地,如何与土地进行物质交换?一块山丘式的屋顶,给植物最佳位置接收日照,屋顶下的空间更加凉爽。该凉亭的屋顶底面采用不锈钢板镜面效果,反映了凉亭底面。这块悬空的绿地在城市中显得格外引人注目,因为这块绿地改变了常规的观赏视角,甚至让人们联想在地下部分的内容。
17
18
图17,18 拍摄于法国巴黎贝西新区的《昆虫旅馆》。在法国巴黎的很多社区都可以看到这样的 《昆虫旅馆》。这些拼集的废旧木块,根据各种昆虫体型的不同,做了很多大小不一的孔洞。为什么在城市里做这样的 《昆虫旅馆》呢?因为在巴黎这样的特大城市中,公园之间相聚较远,它们之间的间距经常超过6公里;而蜜蜂这样的传粉昆虫的飞行体能是2.5-3公里,也就是说:蜜蜂无法飞到另一个公园绿地就已经精疲力尽,它必须休息,而且要有安全的休息地,才能让蜜蜂休息后继续飞行,完成这一长距离的生态廊道沟通。因此,景观设计师设计了昆虫歇脚的驿站,这些传粉的昆虫有安全的休息地,避免被上级捕杀动物袭击,这些安置在小块社区绿地里的 《昆虫旅馆》成为巴黎城市的微型生态斑块,它们与大面积公园联合在一起,形成了巴黎城市内的生态网络。
19-20
21
同样的理念,这里为传粉昆虫设计了安全的栖息地。图20,21 拍摄于西班牙的安达鲁西亚地区的小镇,枯死的棕榈树没有被清除,而是稍加修剪,为鸟儿提供了理想的家园。很远就会听到鸟儿叽叽喳喳的欢快叫声,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听景。我们要有系统性生态环境保护的观念,才能正确认知一切生命的共存问题。当然,人必须以更恭敬的态度认知自然、介入自然。而不是人的利益为出发点来“改造自然、打造环境”。
安建国
AN ALEXANDRE
anfrance@163.com
法国高广艺术、科学与文学院(第十八位院士席)
Académicien de l’Académie des Hauts Cantons (Arts, Sciences et Belles Lettres)
一位搭建中法文化交流桥梁的使者
一位博爱的景观规划设计师
一位深爱教育的园丁
他从艺术走进景观,又从景观中更独到的诠释艺术。他脚踏实地从法国景观教育的基础学科学起,系统全面地掌握了法国景观教育的先进经验,为中国的景观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其理论著作《法国景观设计思想与教育》为推动完善中国的景观教育起到了重要的铺垫作用。他的思想理论向中国景观届展现了他在景观设计领域独到的学术见解,开启了景观设计新的思考方式。他致力于新文化和新思想的传播,为中国景观设计教育事业的完善做出卓越贡献。
2012 年,安建国在其著作《法国景观设计思想与教育》中重新定义的现代景观设 计,即:景观设计是以土地为依托,以时间为脉络,以自然自我管理为特征,以使用 者的体验为论证依据的现代科学,它研究着一切生命的和谐共存关系。
2018 年,安建国在其著作《漫话海绵城市》中探讨和引导海绵城市研究的总体框架 和实践方法,梳理海绵城市建设中的要领。强调综合学科的运用和各工种的协作,以及不 同地域尺度的海绵城市建设思路;强调大数据的科学研究之 后,需要使用者和设计师的 场地感知校正,来完成一个科学的分析研究和策划设计;主 张人性化和科学化的结合,主 张一切生命和谐共存的设计宗旨。
他提到的“对一切生命的关注和博爱”使景观设计跨越了狭隘的“人类中心论” 思想, 他重要的学术思想“感知引领设计”,将引领新时代的景观向新的高度发展。
安建国老师在《看天下》栏目中一起与您分享他的景观与设计世界见闻,共同探讨新的设计思想和实践动态,以及设计领域所彰显出来的多元性和交叉性,使我们从不同的科学视角相互借鉴和启发。在每一期《看天下》栏目中,安建国老师都会从不同的设计领域(景观,建筑,城市规划,艺术设计等)剖析设计背后的思想逻辑和未来趋势。
查看往期请点击:景观中的鸟鱼虫 | 瑞士洛桑景观节(上)| 瑞士洛桑景观节(下)| 圣萨塞尔多斯大教堂 | 景观艺术装置 |
1
注:本文内容和观点皆属原创,内容仅供交流学习,转载请注明出处!